close

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在1933年發表了小說《失去的地平線》。這本蜚聲全球的名著不僅暢銷還改編成電影。故事源起於四個英國人所搭乘的飛機被劫,迫降在一個雪山疊嶂的祕境。作者先讓劫機男子在臨終前告知主角:「此處是西藏的香格里拉。」再藉由主角描述香格里拉仙境般的景致,以及漢人、藏族和睦相處無爭無憂的極樂氛圍。

香格里拉  

〈圖說:香格里拉景區裡的雪山彷如小說中的藍月谷。〉

小說中除了指出故事的發生地──青藏高原,還提到「三江併流」的地理景觀。因此半個世紀以來,中國西南部居民不斷按「書」索驥,尋找詹姆斯希爾頓筆下,那一方令人嚮往的人間淨土。

2001年雲南省政府率先宣布香格里拉就在該省的中甸縣〈金沙江、怒江、瀾滄江併流的腹地〉,中國國務院也批准中甸更名為香格里拉。但曾經與中甸競爭的雲南省怒江州、麗江縣和四川省稻城縣的不平之鳴依然難息。到了2010年,川滇藏政府聯手把餅做大,將三省交會處結合為「中國香格里拉生態旅遊區」,如此大家都分得一杯羹。

香格  

〈圖說:鳥瞰災後的千年古城獨克宗,令人感慨惋惜。〉

然而,搶得先〉機的中甸風光不過數年,因為,2014年元月一場大火將縣城裡已有一千三百年歷史,曾經是茶馬古道樞紐的獨克宗古城燒掉大半。有著「月光之城」美譽的千年古城,反倒成了香格里拉景區一道難以抹滅的傷疤。

這回重遊雲南路過麗江,與旅店老闆阿飛提及香格里拉,巧的是,阿飛在香格里拉有家正對古城的分店。在他的鼓吹之下,我將行程稍作更改,懷著探視傷患的心情,臨時起意走了一趟香格里拉。

香格  

〈圖說:古城大佛寺旁矗立著號稱世上最大的經筒。〉

長途巴士於日落時分抵達香格里拉。找到阿飛的旅店,我放妥行李便立馬奔向古城,氣喘吁吁地踩了數十個石階攀上大佛寺,裡外端詳這座逃過火劫的重要建築;相較於大 佛寺的靜穆,佛寺旁矗立著號稱世上最大經筒的平台上,則傳來「嗡嗡嘎嘎」混雜的低沉「人氣」──

殘餘天光下,幾名藏族男女正一邊誦經一邊轉動著經筒。這種聲響有人聽來陌生,但走過不少藏區的我卻覺得親切無比。由於視線不佳,跟著藏民繞了幾圈經筒之後,我決定折返旅館,心想如此免去乍見災區的衝擊也好。

香格  

〈圖說:殘餘天光下,幾名藏族男女正一邊誦經一邊轉動著經筒。〉

晚上,旅店出現一個訪客。來自江南的小劉,數年前與女友同遊香格里拉,小倆口因為喜歡上古城,於是租下一家旅館共同經營。由於災後遊人稀落,這晚他特地來向櫃台員阿奇辭行,準備提早回南方過冬。巧遇我這個什麼事都想知道的「包打聽」,好客的小劉立即取出手機,現場直播似地滑出一張張祝融肆虐古城,令人怵目驚心的照片。

這場客棧老闆娘使用暖爐不慎,進而毀城三分之二的大火,事後仍留下不少爭議,如:公安阻隔居民參與救火、天寒地凍消防栓出不了水……可是,當小劉敘述上百名公安接力挑水,保住當地精神象徵的大佛寺,及居民撤退至白雞山,在寒夜裡面對接連化成灰燼的家園,大夥凍著、愣著、啜泣著的畫面卻令人鼻酸。

第二天清早七點不到,我步出了旅館。「月光之城」果真名副其實:一抬頭,斗大的月亮仍高掛天空!在朦朧「月色」中,我腳踩地上霜層,依照小劉囑咐,從左方進入古城。走過幾家客棧和酒館,接著抄小路,手腳並用、褲管全濕地爬上白雞山。

在山上,圓月淡去,曙光照耀著白雞寺金頂和各色經幡。我佇立寒風中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佛寺與經筒,再往下則是宛如工地的舊街區。眼前景象,教人無法聯想,不久前這裡還挺立著一座美麗的千年古城!

香格  

〈圖說:朝陽遍灑的白雞寺金光閃閃。〉

到了山下,街道兩旁重建的房子有些已接近完工。不過,在新造的木屋群中,我赫然發現一座鋼骨建物,這畫面簡直比小劉手機裡的災難照片更駭人!就像當初北京為求重返國際舞台,而大興土木剷平老舊建築,也曾引來「拆過頭、毀古蹟」的質疑;如今一場燒過頭的大火,讓古城捨棄傳統用料,引進防火建材,獨克宗千年韻味肯定是「回不去了」。

香格  

〈圖說:手提供品上白雞山朝拜的藏族男子。〉

造訪香格里拉之前,我多次流連廣西、湖南、貴州等少數民族聚落,原因是太愛那些依山傍水的村寨,以及寨子裡用岩石、木頭打造的老房子。苗寨、侗寨世代傳承的木屋格局近似:一樓圈養牲畜、二樓設火塘與起居間、三樓四面無牆作為糧倉,整棟樓房終年通風,入住其中感覺百病不侵。

中國經濟正面臨轉型,也就是說,「世界最大工廠」要逐步打理成讓十幾億人滿意的生養居所。在過渡時期,有錢人移民海外,有閒人四處尋訪未受汙染的桃花源──廣西「長壽村」巴馬縣,因而被有病沒病的外來客擠爆。

至於,香格里拉古城能否浴火重生喚回人氣?這個問題,如果詹姆斯希爾頓在世,恐怕連大師也要發愁了。

〈本文刊登於2015.08.16聯合報繽紛版〉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andysuyu5 的頭像
andysuyu5

蘇冠昇的背包客生活

andysuyu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