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遊南京,夫子廟一帶的建築物還是灰撲撲一片,久聞其名的秦淮河也像一條髒污的黑水溝般不忍卒賭。但接下來再訪南京,每回夫子廟商圈都多了些顏色,秦淮河的河水也一次比一次清澈。
不久,跟著一線城市的腳步,南京的青年旅館一家接著一家開張了。這些青年旅館挑選的地點都不錯,其中還有三兩家開在夫子廟附近,依傍著秦淮河。從此,我在南京的落腳處,也就捨棄先前的星級旅館及招待所,轉而入住交通便捷、氣氛更加溫馨的青年旅館。
夜宿秦淮河畔,明清時期,金粉樓台綿延十里秦淮的繁華景象,已隨著「秦淮八艷」走入歷史。但是,當年為著來此嬉遊的賓客們所研發的數十道點心、茶食卻代代相傳,至今仍集中在夫子廟地區的茶樓、飯店或街邊小攤持續飄香。
〈蛋黃糯米燒賣〉
初次造訪南京,我和多數觀光客一樣,為求將所有知名小吃一網打盡,就在夫子廟商圈的一家老店品嘗了一款,由十六道點心所組成的套餐。不過,一餐吃進十幾二十種五味雜陳的食物,到頭來卻連吃到什麼好料都想不起來,真可說是花了錢還折磨了味蕾。
其實,南京最受推崇的「秦淮八絕」〈八道點心〉是指當地各家知名館子的招牌美食如:奇芳閣的鴨油酥燒餅、蓮湖糕糰店的桂花夾心元宵、永和園的開陽乾絲……因此,真正的老饕到南京吃美食,是該不辭辛勞地找到一家家老店,去細細品嘗世代流傳、口味未曾改變的傳統小吃,而不是便宜行事隨便找一家餐館,點一套該有的都有,吃起來卻不見得到位的小吃套餐來滿足虛榮。
吃過套餐、學了聰明之後,我改在下榻的賓館單點最讓人稱道的鹽水鴨。記得當時獨自吃完整盤鹽水鴨,非但不覺得油膩,反倒嘗出芳腴鴨肉所散發出的淡淡花香;可接下來幾次再訪南京,仍是一個人吃鹽水鴨,卻覺得過度入味的鴨肉,全讓鹽巴給掩蓋了肉香,淺嘗幾塊,就再也如法入口。
〈南京鹽水鴨 〉
事後,我仔細回想:原來,第一次在星級賓館吃鴨肉時,我是喝粥配鹽水鴨。一鍋不加調味的白米清粥,與鹽漬的鴨肉一鹹一淡搭配完美,難怪那初嘗鹽水鴨的美妙滋味會教我如此難忘!
南京人除了平時大啖鹽水鴨,到了年節送的禮還是「南京板鴨」。對無鴨不成席的南京人而言,一隻鴨子的全身上下皆是寶,就連最上不了檯面的鴨血也絕不浪費。因此,以鴨血為主料的「鴨血粉絲湯」,就成了南京最親民的街頭小吃。
〈鴨血粉絲湯〉
尤其,最近幾年可真不得了,賣鴨血粉絲湯出了名的店家,不僅門面愈開愈大,三天兩頭就冒出一家的連鎖店,如雨後春筍。分析個中原因‧‧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