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句電影經典台詞是這麼說:「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,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會拿到什麼口味?」同樣一盒巧克力,如果改由背包客來形容,那肯定會變成:「旅行就像一盒巧克力,因為每次出門,你都無法預料將碰到什麼樣的旅伴。」

中國旅伴

〈圖說:中國的青年旅館好比聯合國,來自各地的旅者有緣相聚。〉

我在大陸趴趴走,曾經結伴而行的旅者多不勝數,一開始先是些有了餘錢可供玩樂的當地同好,接下來則大半是需要我充當翻譯、來自歐美的背包客

早年,中國雖然開放觀光,卻仍與外來客保持著安全距離,像設備條件太差的旅館、招待所,就被限制不得接待外賓;公營旅行社所推出的觀光行程也多由較具樣板的西安兵馬俑、北京長城故宮、長江三峽等景點串連而成。

中國旅伴  

〈圖說:隨著中國開放腳步加快,大量西方背包客相繼湧入。〉

在那樣的年代遊走大陸,獨行俠往往因為資訊不足或交通不便,而選擇參加旅行團與當地人一起雙臥、雙飛〈去回皆乘坐臥舖火車或搭飛機的行程〉。其中幾次與團員的互動,如今想起,還真是比沿途山光水色更令人再三回味呢!

遊覽「大足石刻」,我是亮出台胞證硬要旅行社給我安排一個位子。可上了車卻發覺氣氛不對,因為,我的旅伴是十來個某地方的幹部。毫無預警地來了個台客跟著「考察」,團裡的重要人物個個寒著臉、不用正眼瞧人。所幸貼心的領隊讓出位子,要我後腦勺全程對著數十隻眼睛;用餐時,旅伴們的飯桌上大魚大肉層層堆疊,而我和領隊、司機則坐在角落小桌共享三菜一湯的「工作餐」。

同樣在四川,遊三峽時挑了個中高價位,成員以外國人居多的遊輪團。原以為第一天上船就飛來豔福,但閒聊之後才明白,來自美國信仰虔誠的安妮,正打算到台灣傳教,她並非衝著我的男色而來。

嚮往中華文化的安妮,一路上讚嘆連連。直到旅客下了遊輪,換乘小船遊小三峽,她的中國之旅才霎時由彩色變成黑白……

旅伴  

〈圖說:懷抱羔羊的大叔涉水靠近遊船‧〉

那年,遊船行駛小三峽,可近距離觀賞岸上的田野風光。當小船行至一處淺灘,團員中有幾位北方大漢高喊「停停!停停!」接著,便見到有個大叔懷抱一隻小羔羊涉水靠近船邊。經過一番討價還價,羔羊就被抱上了船。看見大夥兒鬧哄哄,安妮問道:「他們為什麼在這裡買羊?」‧‧‧

andysuyu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從宿霧飛到班乃島(Panay Island)的伊洛伊洛(Iloilo),是為欣賞西班牙人統治當地三百多年所留下的歐式建築,體驗菲律賓的南部風情。

前往吉馬拉斯島(Guimaras Island)當天,起了個大早準備坐計程車到渡船碼頭。步出旅館,照例請求幾位正在路邊候車的小姐,代為攔車、議價,但這回出師不利:眼尖的計程車司機瞄到被掩護的觀光客,車資當然殺不下來。

菲律賓人無論南北都熱情又講義氣。幫忙攔車的眾家姊妹經過討論,決定推派一位代表帶我改搭吉普尼(改裝的載客吉普車)。就像參加接力賽跑一樣,換了三次車、三個不同的帶路人,終於抵達目的地。

芒果飄香  

〈圖說:往來吉馬拉斯島的螃蟹船渡輪是有翅膀的呦!〉

在碼頭,我被交給一位身穿綠色褲裝、頭髮花白是、身材嬌小的老婦人。上了渡船,老婦人以一口不帶菲式腔調的美語自我介紹。她叫費莉莎(Fellisa),已移民美國多年,在吉馬拉斯島留有一座農場,這次回到島上,是要解決和農場承租人之間的紛爭。

船行二十分鐘。上了岸的費莉莎,突然變了個人似的,開始嘮叨不停。她先要我摘下手表、收妥相機,再將身後的背包挪到胸前。進入市公所洽公時,費莉莎還叮囑我坐在走廊上的長椅「乖乖等候」,更誇張的是,接下來的個把鐘頭,她居然多次從辦公室探頭,察看我是否開溜!

芒果飄香  

〈圖說:菲律賓吉普尼的色彩都很耀眼誇張,站立一旁的費莉莎更顯嬌小。〉

我習慣獨立自主的悠遊,卻讓一個固執的老太婆給綁手綁腳,真教人悔不當初。不過回想前些天遊宿霧,看見「比佛利」山上警衛森嚴的豪門巨宅,和海濱用木柱撐起的鐵皮屋所突顯的貧富差距,我告訴自己:要體念費莉莎的神經兮兮‧‧‧

andysuyu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閱讀本文請先欣賞以下影片,男女主角都在裡頭喔!

 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zSYTJm8fu5Q

去年年底「東方神龍號」郵輪從上海首航基隆港。當時國內媒體大篇幅報導:午隸屬香港某國際公司,以上海為母港,主要行駛於日、韓航線的「東方神龍號」,首航以包船方式造訪台灣,未來則希望開闢定期航班,搶攻兩岸的遊輪觀光商機。

一對夫妻

〈圖說:除了內陸水鄉的烏蓬船,大陸的觀光郵輪旅遊也正興起。〉

「東方神龍號」原是航行於新加坡外海的觀光船,當初在新加坡易主之後,便開往華南著名的造船基地──廣東南沙龍穴島進行重新裝修。負責為神龍號改頭換面的團隊,在南沙租下酒店式公寓成立臨時指揮中心,數名設計師隨即進駐;上百名工人的宿舍則設在龍穴島碼頭附近的一處民宅,工人的床鋪及交通車〈一百輛自行車〉,也在兩天內搞定。

從動工改裝再到溫州舉行首航典禮,工程團隊前後只花了三十九天就讓郵輪煥然一新,驚人的績效在業界造成不小震憾。

我不是專業記者,也不是商業間諜,為何對「東方神龍號」改東家、換新裝如此瞭若指掌?因為,承包設計、裝潢「東方神龍號」的團隊負責人,就是吾家的妹婿和小妹。

一對台灣夫妻能在對岸完全掌控一艘樓高九層,其中包括客房、健身房、電影院、舞廳、游泳池、免稅商店等宛如五星級酒店的郵輪裝潢作業,肯定要累積相當程度的大陸經驗才得以如此駕輕就熟……

一對夫妻  

〈圖說:上海老照片──剛完工的南京東路步行街。〉

能夠細數木工日薪從人民幣20元一路攀升到現今200元的妹婿,是在1993年遭逢事業瓶頸時,決定到對岸另闢戰場;嫁雞隨雞的老妹,隨後也帶著幼稚園大班的女兒前去團聚。

學美術又懂得作生意妹婿天生是個公關人才,初到異地就和許多「不想」回台灣的「大哥」攀上關係,因此家裡頓時成了虹橋區的台商聚會所。為了應付三天兩頭的大宴小酌,美術系氣質美女的小妹不得不放下畫筆走進廚房,除了鑽研菜色,也順便調解廚房裡三個阿姨之間的省籍情結〈因為兩名資深的安徽阿姨老是使喚不動上海籍阿姨〉。忙完廚房盯場回到客廳,小妹還得發揮素描的好眼力,不管大哥們當天帶來的是二奶或三奶,接待的時候都不能認錯人或說錯話.......

andysuyu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朋友去了一趟大陸,回來津津樂道的並非對岸的名山勝水,而是令他眼界大開的「澡堂」風光。

中國有錢人大增,高消費場所相繼開張──同時提供洗澡、按摩、美容等服務,還可以一邊喝茶、吃飯、看節目的「洗浴中心」也是其中之一。從澡堂、桑拿館到宛如夜總會的洗浴中心,大陸洗澡文化的演進,速度也像經濟起飛一樣連跳了三級!

洗澎澎

〈圖說:上海小洋樓裡頭可能住著好幾戶人家。〉

早年旅居上海,雖然迅速融入當地生活,可惜未曾光顧頗受好評的上海老浴池。不過,嚮往上海舊時風情的我,倒是趕在老房子拆遷之前,造訪了一些居住於石庫門和法租界洋房的滬上人家。至今,腦海裡依然存著如下畫面:擺放在石庫門房內的暗紅色便盆,以及歐式洋房裡,幾戶人家共用一間小小衛浴,走廊充當廚房,架爐子燒煤球……時空彷彿倒退了數十年。

如果說,在那個尚未脫貧的年代,北京胡同和上海弄堂人家迫於居住空間狹隘,而衍生出苦中有樂的澡堂文化,那以下兩座歷史文化名城的居民們泡澡,可就肩負著美好生活的經驗傳承,而不光是為著洗洗刷刷的個人衛生了……

【揚州】

「上午皮包水〈喝茶〉,下午水包皮〈泡澡〉」是揚州人的生活寫照。大家都知道廣東人清晨一睜開眼就要找茶樓飲茶去;其實,揚州人上午碰面也以「喝了早茶沒?」來問候對方是否吃過早餐。

洗澎澎  

〈圖說:揚州人愛喝茶,街頭處處可見販售茶葉的小攤。〉

當初從上海專程到圖揚州,重點就擺在可以大啖三丁包子、翡翠燒賣、大煮乾絲等早茶細點的「皮包水」。

會進澡堂體驗「水包皮」,是因為看到巷弄裡販賣揚州三把刀──菜刀、剃頭刀、修腳刀的刀剪鋪子,令人想起當年乾隆下江南,手藝精湛的揚州剃頭師傅,將皇上前額刮得光亮,還編了個「九股辮」〈當時其他地區師傅只會編三股辮子〉讓乾隆龍心大悅。

洗澎澎  

〈圖說:揚州三把刀遠近馳名,巷弄間的刀剪鋪都陳列著菜刀、剃頭刀和修腳刀。〉

原本也想考驗揚州的理髮師,可惜少了一頭長髮,只好改試揚州第三把刀──修腳刀的功力。修腳之前,師傅建議我‧‧‧

andysuyu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僻靜的侗寨過夜,原以為能夠睡到自然醒,但事實不然。因為,大清早準備出門寫生的學生,就像部隊裡的菜鳥大兵趕著早點名,一陣兵荒馬亂之後教人睡意全消。

當樓板不再乒乓作響,我可以清楚聽到隔壁房客的鼾聲,以及窗外滴滴答答的落雨聲。細雨紛飛的清晨,站在民宿陽台遠眺程陽橋,更能理解喜好傍水而居的侗族先民,為何築起一座座有長廊、有涼亭,既可行人又可遮風避雨的風雨橋。

防火員

〈圖說:合龍橋也是侗寨裡著名的風雨橋。〉

撐傘來到程陽橋。平日總是遊客不斷的橋面,此時只有我和一個準備開張賣紀念品的老婆婆。身穿黑色傳統侗族服飾的老人家,以及林溪河中不停轉動的水車,一下子把人推進了時光隧道,直到橋頭開來兩部休旅車,下車男女的笑鬧聲才倏地將我拉回現時。

防火員  

〈圖說:販賣自製記念品的侗族婆婆。〉

清晨第一批遊客並不上橋,他們站在路邊,以程陽橋為背景拍了幾張照之後又開車離去。有些遊客來到程陽橋,只遠觀而不近看,他們或許因為行程緊湊,但也有可能是為了節省人民幣60元的門票費。

如果買了門票,遊客可以穿越程陽橋進入馬安寨,欣賞早晚各一場的侗族歌舞表演。將近一個小時的節目,除了演員唱作俱佳,少數民族常用的馬腿琴、蘆笙、地筒等樂器也輪番上陣噱頭十足。

防火員  

〈圖說:侗族男女歌舞表演唱作俱佳。〉

  

防火員  

〈圖說:侗族樂器地筒,吹奏的方式十分奇特。〉

不過,行家都知道,廣西少數民族風情有「四絕」,其中包括──

andysuyu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造訪三江侗鄉,我和多數背包客一樣,選擇投宿八大寨中離程陽橋最近,食宿、交通皆十分方便的馬安寨。

馬安寨  

侗族姑娘

〈圖說:背包客最愛落腳的馬安寨,不僅交通食宿便利,也可見到不少侗族美女‧〉

巴士從三江縣城發車,車掌是一位超級熱心的大姐。當車子停靠程陽橋站,她竟然放著滿車的乘客不管,親自帶我到售票口買門票、幫忙打聽民宿主人是否在家後,才從容回到車上與我揮手道別。

程陽橋  

〈圖說:飛簷翹角的程陽橋是侗鄉最著名的古蹟,遠眺有如一條銀色巨龍。〉

見著民宿主人吳媽媽,我開口先對服務一流的車掌誇獎一番。但教人暈倒的是,吳媽媽告訴我:「她推銷一張門票可抽佣四成哩!」

侗寨之旅「好運」不只一樁。進了吳媽媽家裡才發現,爆滿的民宿只剩二樓小小邊間供我留宿。廣西濕冷的早春,照理說並非侗鄉的旅遊旺季,但吳媽媽家的客房,居然一間不剩,可見她深獲旅友認同的好人緣。

侗族傳統吊腳樓,結構就像幾根大柱子撐起一個「全」字:底層「王」字造型的一、二樓住人,頂樓前後透空的三角形空間就用來儲物或晾菜乾;一年四季,來自屋頂的冷空氣就從樓梯間往下,片刻不停地吹呀吹!

吊腳樓  

〈圖說:侗族傳統吊腳樓,結構就像幾根大柱子撐起一個「全」字,不僅視野好空氣也很清新‧〉

強風來到我的房前,當然不可能「過門不入」。雖然起身緊閉了門窗,手腳還是凍得像「枝仔冰」‧‧‧‧

andysuyu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旅行明信片  

在青島遊逛,走了大半天,每個景點都萬頭攢動,唯獨小小別墅花園好似被遺忘般遊人稀少。這下子我可樂了──鏡頭裡的畫面無論是遠景或近拍效果皆令人欣喜!

就因為少了遊客干擾,園裡的昆蟲恣肆地開起轟趴。算算這朵大紅花上頭的幾個訪客………

andysuyu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